所友分享

巫睿蓁
- 108級碩士班
終於結束了!!當初來念書真的是誤打誤撞的,而且一開始其實天人交戰
了很久關於到底要不要回學校念書這件事。但後來我也真的就是默默的完成了
我該修的課程,邊工作邊寫論文。最後終於在最後關頭完成了!!其實回想這
一路走來是苦甜參半,也很高興當初自己有堅持下來。中山政治所掰掰~我們有
緣再見。

黃俊凱
- 112級碩士班
首先,在學術上,我透過課程與研究養成了更嚴謹的思考方式與獨立研究能力。從初
期摸索理論與研究方法,到後來逐步完成論文,我學會如何提出問題、搜集資料、分
析並驗證假設。這不僅增進了我的學術素養,也培養了面對複雜問題時冷靜思考與解
決的能力。
其次,在生活與人際方面,我非常感謝同學、師長以及學會的夥伴們。一起討論課題
、籌備活動、熬夜修改計畫的日子,讓我深刻體會到團隊合作與相互支持的重要性。
這些珍貴的友誼與回憶,將會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再者,擔任學生會與各類活動的過程,讓我學習到如何平衡學業與責任,如何在壓力
中找到最佳的節奏。這段經歷讓我更加堅定,也讓我明白,挑戰往往是自我成長的契
機。
最後,我要感謝一路以來支持我的家人、老師與朋友。是他們的鼓勵與陪伴,讓我能
夠在困難的時候堅持下去,並最終完成學業。
畢業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我將帶著在這段時間所學到的一切,繼續前行,
迎接未來的挑戰。

李易昇
- 110級碩士班
三年多前,因為貪戀西子灣的美景,加上考試失利,而選擇繼續留在中山攻讀政治所碩士。轉眼,論文已然完成,再次準備告別西子灣、告別中山大學。
在中山政研的這段日子,絕大部分都是快樂的。所上的老師專業嚴謹卻也充滿溫度,無論是在課堂上的啟發,還是在研究上的指導,都讓我受益良多。
與同學的狂歡、辦活動、趕稿的那些日夜,也都是這段時間的珍貴回憶。
研究過程雖然充滿挑戰,從資料蒐集、方法設計到反覆修改,常有懷疑與挫折,但也因為如此,完成論文的那一刻顯得格外踏實。感謝家人的支持、師長的教誨與同學的陪伴,讓我在這段旅程中不曾孤單。離開西子灣之後,我將帶著這段時光的養分,繼續前行。

梁皓怡
- 111級碩士班
進入中山政研所,是一場美妙的旅程。
對於大學本科並非政治相關、甚至已經出來工作一段時間的我來說,政研所讓我明白,只要願意,學習永遠不會太晚。感謝政研所老師的教導,引領我在學術道路上持續前行、學習不同的研究方法;感謝老師的包容,讓我可以研究自己有興趣的課題;更感謝他們的鼓勵和建議,讓我的研究可以更臻完善。
在山與海之間的西子灣,我也遇見了許多善良又溫暖的人,一路照顧我這個外國人的同儕,以及直到最後仍為我排解行政困難的美君姐。在這個遠離家鄉的校園,我感到自己滿滿的愛意和溫暖。
最後,要感謝政研所與國外院校的交換協議,讓我可以在這趟旅程的尾聲到義大利交換。這次交換不僅拓闊了我的國際視野,讓我對義大利及歐洲在環境、政治等議題,都有了第一手的觀察,更促成了許多深厚的友誼,並使我深入了解到不同國家的文化脈絡。
這一切,都豐富了我的碩士歲月,也成為我生命中無比珍貴的回憶。

黃心怡
- 110級碩士班
在這趟著實讀了四年的碩士生涯中,經歷了種種跌宕起伏及交雜情緒,終於告一段落,我只能說「終於」 ...。從沒想過,交出這份以「 18歲公民權」為主軸的論文就如同先前實際在社會中推動這項倡議一樣充滿挑戰與挫折。但也正因走過這些艱難時刻,我才真正理解到,最珍貴的收穫往往不僅只於論文本身,而是這個過程中的自我成長及與他人連結。因此,儘管寫作的路上不如預期地順利,我仍然對於這段可以在人生路上標記為重大里程碑的碩士生活心存感激,感謝生命中那些溫暖真摯的陪伴、細膩貼心的關懷,以及平凡生命中那些微小卻美好的日常。

王黌鈞
- 111級碩士班
回首政治學研究所的求學生涯,這段時光無疑是我生命中最豐富且充實的一段旅程。從踏入校園的第一天起,便感受到這裡濃厚的學術氛圍,以及同儕與教授們的熱忱與支持。
政治學研究所的學習並非僅限於課堂內,也會鼓勵同學積極參與校內外學術研討會及座談活動,拓展學術視野並提升論述能力。除了課堂學習外,我也十分珍惜與同學們的交流。我們一起討論課業、分享觀點,甚至在意見分歧時,也學會了傾聽與尊重,這讓我深刻體會到知識的多元性與包容性。這段時光中培養出的情誼,是我未來人生中最寶貴的資產之一。
最後,我要感謝所有指導過我的教授,他們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無私的指導,使我得以順利完成研究所的學業,並在學術的道路上穩健前行。這段學習歷程不僅豐富了我的專業知識,更拓展了我的視野,成為我人生中一個深刻且難忘的篇章。

鄭福運
- 108級博士生
對我而言,在IPS攻讀博士學位的旅程,從來不只是單純的學術之路,而是一段深刻的轉化之旅。這是一場為了精進知識、磨練技能、深化批判思維、並在挑戰中鍛鍊韌性的追求。
IPS成為了我的避風港,讓我在政治與國際關係領域的理解更加深厚,也是在這裡,我學會了如何駕馭分析的技藝,無論是數據的運算,還是意義的詮釋;我也在這裡學會了批判性思考,串聯想法,並看見事物表面之下的真實。
這段旅程並不輕鬆。曾有許多充滿不確定的日子,也有許多靜默孤獨的夜晚。然而,IPS始終如同燈塔一般,為我指引方向,給予鼓勵,並提供堅定不移的支持。
如今,六年的時光劃下句點,但讓這段旅程意義非凡的,不只是它的完成,更是一路上與我同行的人們:那些分享智慧的指導教授,那些營造出積極、溫暖學習環境的師長與行政同仁,正是他們給予我成長的空間。對他們,我懷抱最深的感謝之情。
六年,既不算短,也不算長。它只是完成博士旅程所需的時間而已。但我與IPS之間的連結,將遠遠超越這段時光。我不僅僅是IPS的校友,更是這個學術社群「活的散居成員」的一部分,將這個地方的精神與本質帶往我所前往的每一處。
IPS永遠會是我心中的「知識故鄉」之一──一個思想的搖籃,也是我未來夢想得以建構的根基。無論未來我會達成什麼成就,它的根源都將追溯回這裡——回到那些學習、成長與蛻變的日與夜。
如今,是時候從西子灣隧道的另一端走出。我曾從東邊進入,迎著海風吹拂臉龐,聽見樹上猴子的叫聲,眼前是沐浴在陽光與回憶中的校園。這段旅程中所累積的故事與片刻,我將永誌於心。
感謝IPS,感謝你成為我人生旅程中的一部分。你是那個將永遠留在你散居學人心中的地方。衷心感謝,發自我心底最深處的感謝。

王瑄襄
- 110級碩士班
在中山政研所度過的日子對我來說無比珍貴。在依山傍水的校園,認識了一群一起努力的好友、加深了在政治學的造詣。在政治所學習的這段時間,不僅遇到了專業的老師們,還在其引領下鑽研喜愛的課題,並且順利完成學業,我想這對於每一位研究生來說都是莫大的幸運。
寫作的過程既孤獨又煩躁,如果不是這身邊的師長與朋友的鼓舞,我或許無法完成學業。十分感謝在中山遇到的所有人,特別是我的指導,宗巖老師所給予的教導與鼓勵,讓我能在論文題目上天馬行空,並且將所學應用其中。此外,也很感謝政治所的靠山美君姐,若不是所辦給予各方面的協助,可能在中山的日子也無法如此順利。
終於完成學業,熬過了艱苦的日子,期許自己未來也能夠在喜歡的領域發光發熱,並且砥礪前行,永不放棄!

王亮愉
- 111級碩士班
這段求學旅程充滿挑戰與成長,回首碩士生涯,內心滿懷感激。這不僅是知識的積累,更是一場自我探索與突破的歷程。
感謝所有師長的教導,使我在學術思考上更加嚴謹,並學習到多元的研究方法,這些都成為我撰寫論文的重要基石。特別感謝宗巖老師、尚儒老師和韋豪老師,他們不僅悉心指導,更在人生規劃上給予寶貴建議,讓我在困難中找到方向。老師們的關懷與支持,成為我勇敢面對挑戰的力量。
回望這兩年的時光,「在挫折中前進」是最好的寫照。這段旅程不僅塑造了我的學術能力,也鍛鍊了我的思維與韌性。我將帶著這份收穫與感恩,勇敢邁向未來,迎接新的挑戰與機會。

林雅晴
- 111級碩士班
在這段碩士旅程中,每一份挑戰都是塑造我的拼圖。論文的撰寫更是對自我的一場深刻對話,雖然時常感到迷茫與懷疑,但也在無數個修正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步調與信念。
感謝宗巖老師的耐心指導與悉心提點,讓我在學術的道路上能夠更穩健地前行,更給我廣大的自由與鼓勵,也感謝所上的所有老師提供的寶貴建議,讓我的研究更趨完善。此外,這段旅程能夠順利結束,也來自許多人的支持與協助,老師們的無私教誨、行政的細心協助,以及同儕間的相互鼓勵,讓這段求學時光更加溫暖而充實。
最後,特別感謝在我出國交換期間,教授與同學們的幫助,讓我在異地求學時依然能夠持續學習。他們的支持與關懷,使這段經歷更加豐富,也讓我深刻體會到學術交流的可貴與人際互助的溫暖。這些珍貴的經歷,將成為我未來道路上最寶貴的養分。

王芳
- 110級碩士班
我很高興能在中山大學讀研究所,當初我剛來這邊的時候我在語言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難,因為使用的語言是形式語言並且是正式和專業術語。但還是要感謝老師、朋友和政治所的行政人員一直幫助我。最後,感謝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給我一個新的體驗機會。我永遠不會忘記這裡的回憶。

劉哲宏
- 111級碩士班
回首這兩年的研究所生涯,我深感收穫頗豐。這段時光不僅讓我在學術上有長 足的進步,更磨練了我的品格,擴展了我的視野。 在專業知識方面,我接觸到了前沿的研究理論和方法,學會了如何系統性地分析問題、設計實驗並得出有價值的結論。這些技能不僅對我的學術發展至關重要,也為我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研究所的經歷培養了我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通過參與各種研究項目和學術討論,我學會了如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並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既有的理論。這種思維方式將幫助我在各個領域不斷成長。此外,與來自不同背景的同學和教授們的交流,極大地拓展了 我的視野。 我將永遠珍惜這段寶貴的學習時光,並以此為動力,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