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故事
首頁我們的故事修課心得

修課心得

課程名稱 比較外交政策
教授姓名 王群洋
課群分類 博士班

修課同學心得分享

『修課目的:
所謂「外交乃是內政的延伸」,是研究國際關係的學者們一致的觀點,事實上在未參與修習本堂課時,學生對這種界定是非常模糊,畢竟「外交」與「內政」的關係,前者所探討的是主權(SOVEREIGNTY)之間的互動;而後者所關注的基礎在於制度機構(INSTITUTION)在政策上的運作,是否能放射到市民社會的議題。這兩個詞彙一者對外而一者對內,對於未接觸國際事務外交政策的我而言,心中所充斥的是一種非常模糊的想像。

因為對於國際性的外交政策,與內政的穩定是否真具有相關聯?又關聯性是全部或者僅是部分,為了探索學者們一致界定「外交是內政的延伸」,而外交又與內政有多大的牽扯?甚幸群洋教授在這學期開「比較外交政策」課程,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對國際事務更深層的認識。

授課方式:
外交的範圍極為遼闊,或者說是從最初的人類互動中,就有最「原始」的外交型態(例如.不同族群的合作或是戰爭…),本堂課程群洋教授為使學生的思考能夠明確,因此讓學生在一定的歷史線性發展範圍內,以歷史性的脈絡啟發學生去發掘「外交」,與主權內政的關聯性。

本學期在課堂上我對於「歐洲的火藥庫」巴爾幹半島特別關注,尤其在前南斯拉夫共和國在1992年的解體後,素有「歐亞大陸的十字路」塞爾維亞共和國的外交,在面臨歐盟、中國、俄羅斯與美國的「照顧下」,其一個環繞在大國與大經濟體下的塞爾維亞,如何應對「類與群雄外交」特別感興趣,惟因對這陌生的國度而準備的資料不足,更彰顯觀點的疏忽呈現凌亂的報告,甚幸群洋教授以「國家利益」的諸多概念指導,得讓學生對於塞爾維亞的小國外交友深切的啟發。

結論:
所謂「弱國無外交」的層面上,所謂的弱國不僅僅是在經濟上,也彰顯在內部政策是否符合市民社會的期待,而市民社會是否能認同國族的政策;再者國家的整軍備武能力,畢竟戰備不是為了對外發動戰爭,在當代有資格發動熱戰的只有內戰或是小國在邊界的軍事衝突,「事實性」大國或是「霸權性」的大國,只能利用「代理人戰爭」、「政治挑撥」或是「長臂管轄」,做為一種「陰謀策略性」的外交手段,以小國為競技場犧牲小國的安定,尤其是代理人戰爭更是大國軍事工業彼此的角力。尤其2020年新冠病毒(COVID–19)在全世界蔓延,對於國際社會的秩序重新打破的情勢下,國際外交更是有別於2019年之前的外交策略。』

課程大綱

本課程分為兩部分討論與分析國際社會中,下列五種類型國家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與保護主義逆襲情勢下,面臨政治(民主vs.威權)、經濟(資本主義vs.國家資本主義)與安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等挑戰,為推動國家利益所採行之外交政策及其對國際新秩序所產生之影響:(1)西方國家,以美國為主,英、法為輔;(2)再統一國家,以德國為主,越南為輔;(3)分裂國家,以中國為主,韓國為輔;(4)新興國家,俄羅斯與印度為主。
1. 研究理論
2. 美國之外交政策與實務
3. 德國之外交政策與實務
4. 中國之外交政策與實務
5. 新興國家之外交政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