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記實
桃園機師工會罷工案:勞資政三方的決策及處理過程
講題:桃園機師工會罷工案:勞資政三方的決策及處理過程
主講人:劉士豪(勞動部政務次長)
時間:108年5月21日(二) 14時00分至15時30分
地點:社SS 3010-2教室
後記(劉正山教授提供):
本所於5月21日邀請到今年(2019)國家級風雲人物榜之勞動部劉士豪政務次長來「政治資源的經營與管理」課程,以及《思想與實踐》系列講座中分享他在今年農曆年後化解讓全國民眾神經緊繃的華航機師罷工案,身處其中的心路歷程。
從局外人角度來看,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就「拆彈」,劉次長應該是位老練的政務官。但事實上,身為銘傳大學法律系教授的劉士豪教授,卻是今年1月14日才出任勞動部政務次長。一上就立刻任面對勞動部如何執行政院「七休一」的要求。他平靜地說,這四個月未能處理完的業務,他四天就讓它上軌道,而下一幕就是得面對華航機師與資方的緊張局面。爭議的勞資雙方,之所以能在劉次長面前放下成見,非常大的原因是:「團隊的合作」。但一切的關鍵都來自雙方對他深厚的勞動法學見解,以及清楚知道雙方需求的誠意。他笑著說,調解開會兩次之後,他們就從「劉次長」改到叫「士豪」了。
他舉了《群書治要》收錄的一則文句跟大家分享,因為這句話與他在調解當下的心境是呼應的。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大意是作為決策的人,自己要先安定自己的身心,才能安住別人的心。劉次長不只用專業服人,也用誠意待人。因為平時就修練心境,因此臨時被叫上場(代替勞動部長到行政院會開會)處理這個全國重視的「火線」時,他心並不驚。他在調節會上,釐清爭議點後,將雙方拉回法律事實,為工會指出《就業服務法》並無歧視外國機師,由此逐步讓兩造平心靜氣坐下來談。「我不是沒有壓力,因為我希望在2月14日新任院長赴立法院前,圓滿解決整個爭議。」他做到了!在政壇留下了華麗的身影。
曾經擔任過經濟部法規調適小組副召集人的劉次長,在擔任政務官之前,就已在學術領域參與過多年的勞工問題調解。他對自己的官途看得很淡,心情很平靜,這樣的氣質與他坦然面對人生一路上接二連三的挑戰有關。他在政大法律系畢業之前,從事過學運,也曾在大三升大四寫關於憲法論文得到殊榮。他本想赴英國念法理學,但先念了第一屆政大勞工研究所,並取得德國DRRA獎學金,但碩士論文被指導老師延誤而錯失了獎學金。於是去當公務員一年,之後才赴德國完成博士學位。求學之路並不是那麼順遂。作為留德學生的他,堅持留學要研究德國的問題,最後說服了指導老師讓他這個國際學生去做了德國的勞工霸凌問題。劉次長發展出理解德國法律的理論,不畏困難,完成了讓老師也不敢相信的學術任務。
在演講時,劉次長時而轉變為政務官,「每個法律字眼背後都充滿了政治的爆點」說明勞資爭議為什麼是個政治問題,而不只是法律問題。時而轉身成為劉教授,跟大家介紹集體議價的罷工權如何誕生,以及勞工權益如何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被剝削。
他語重心長地期待政研所的後進:從政要練心,要一直革除自己的不良習慣。讀聖賢書看似「沒什麼用」,但其實,這些都是從政的「護命符」,讓人能做出對的判斷與決策。「事務書多讀,邪書少讀。」他面對人生一路遇到不公平的事,從忿恨到修練為正向思考,將加諸身上的不公義轉為前進的助力,無時無刻需要用「心」。他提醒大家如何做人:「不要第一時間就判定對方為壞人」。懂得瞭解對方的心態,講出對方的語言,才能真正解決繁雜的政治問題。他看似打趣的說:「我的語言,從詩經到三字經」。能說出不同人心中的話,就只有朋友,沒有敵人,自然也就沒有調節勞資爭議時,遇到「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的問題。劉次長快人快語的說這些心法,但每句話蘊藏著很深的心路歷程。
劉次長身在官場,心卻很淡泊。他不但能用最淡白的語言,教會小五程度的特教生懂勞動法,最後也真的引用詩經「訏謨定命,遠猶辰告」,讓大家自行去參悟做人與為官的道理。這是劉次長結束這場笑語與機鋒並濟的演講,在提起背包趕回台北處理(在其協調下正落幕中的)長榮空服員罷工案時,留給大家的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