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團隊
楊尚儒
專任副教授
研究領域 | 政治哲學、政治思想史、概念史、德國近代憲政思想、德國近代政治史 |
---|---|
最高學歷 |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哲學系博士 |
研究室 | 社4021 |
電話 | (07)525-2000 分機5562 |
yangshaj@mail.nsysu.edu.tw |
個人簡介
楊尚儒副教授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2000)與政治所(2004),2014取得德國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哲學系博士學位,2017年始任教於本所。楊尚儒副教授的研究旨趣為政治哲學、政治思想史、概念史、德國近代憲政思想與近代政治史,並長期浸淫於德國公法學者施密特(Carl Schmitt)之政治思想,目前為科技部計畫「晚清中國知識份子對孟德斯鳩政治思想的接收與轉化」之計畫主持人。
學歷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哲學系博士(2014)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碩士(2004)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學士(2000)
經歷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政治思想專題中心合聘副研究員(2024/08-present)
國立中山大學逸仙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計畫組組長(2023/08–Present)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副教授(2021/08–Present)
國立中山大學逸仙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計畫組組長(2019/08–2021/07)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助理教授(2018/02–2021/07)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約聘助理教授(2017/8-2018/1)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政治思想專題中心博士後研究員(2015/7-2017/6)
政治理論
近代政治思想
政治哲學與現代政治
作者 | 論文標題 | 出版日期 | 期刊名稱 | 卷 | 期 | 頁數 | 連結 |
楊尚儒 | Carl Schmitt論大空間秩序:對抗一元化普世秩序的理論常識 | 2023 | 政治科學論叢 | 100 | 1-36 | ||
楊尚儒 | 不再壟斷政治性的現代國家 —論 Carl Schmitt 如何轉化 Weber 的政治性和國家概念 | 2021.6 | 臺灣民主季刊 | 18 | 2 | 1-36 | |
楊尚儒 | Carl Schmitt論公投及其限制:關於直接民主對代議制之挑戰所做的警告 | 2020 | 臺灣政治學刊 | 24 | 1 | 109-161 | |
楊尚儒 | 「賢能政治」才有良善的政治領袖?從韋伯的觀點省思「中國模式 | 2020 | 臺灣民主季刊 | 16 | 4 | 1-42 | |
楊尚儒,林奕蒼 | 論梁啟超「國民」概念的兩面性:以Bluntschli國家學說作為背景的考察 | 2019.03 | 政治科學論叢 | 79 | 1-40 | ||
楊尚儒 | 從國際關係到內政的理論:論Carl Schmitt「政治性」概念的變動和Dolf Sternberger的評論 | 2019 |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 68 | 1-55 | ||
楊尚儒 | 施米特思想中的主权、委任独裁与主权独裁 | 2017 | 政治思想史 | 1 | 143-170 | ||
楊尚儒 | Schmitt的思想是否可構成對普世帝國的批判?兼論「天下體系」作為一種普世帝國思想 | 2017 |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 29 | 1 | 1-37 | |
楊尚儒 | 兩種不同的憲政愛國主義:Habermas與Sternberger概念的比較 | 2016 | 台灣民主季刊 | 13 | 2 | 1-42 | |
楊尚儒 | 修憲實質界限是否可能?論Sieyès 1795年熱月演說中的憲政制度設計與制憲權學說的修正 | 2015 | 政治科學論叢 | 66 | 81-110 | ||
楊尚儒 | 再論國家元首之權威在Schmitt理論中之意義:與〈人格權威與政治秩序的形成〉一文商榷 | 2014 |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 50 | 101-156 | ||
楊尚儒 | 獨裁或專政?由漢譯名探討施米特的Diktatur概念 | 2012 | 政治科學論叢 | 54 | 1-36 | ||
楊尚儒 | 政治統一體與代表-沃格林對施米特政治代表理論的批判 | 2011 |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 37 | 39-74 |
作者/編者 | 著/編 | 書名 | 出版日期 | 出版地 | 出版社 | ISBN | 連結 |
Yang, Shang-Ju | 著 | Konzeption des pouvoir constituant bei Sieyès und Schmitt: Der theoretische Ursprung der Verfassungsänderung in Taiwan | 2015 | Berlin | Duncker & Humblot | 3428147200 |
作者 | 論文標題 | 出版日期 | 專書名稱 | 編者 | 頁數 | 出版地 | 出版社 | 連結 |
楊尚儒 | 作為「臨時政治家」的公民──韋伯論議會民主的政治教育意涵 | 2020 | 堂堂溪水出前村──韋伯兩篇志業演講分論 | 鄭志成 | 221-248 | 台中 | 東海大學共同學科暨通識中心 | |
楊尚儒 | 卡爾.施密特的思想是否可構成對普世帝國的批判?兼論「天下體系」作為一種普世帝國思想 | 2020 | 政治思想新視域 | 陳宜中 | 401-444 | 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
作者 | 論文標題 | 出版日期 | 會議名稱 | 地點 | 主辦單位 | 連結 |
楊尚儒 | 〈文明論述與東方專制在清末的接合:從孟德斯鳩的譯介談起〉 | 2023.04.27-28 | 2023「帝國與文明:世界秩序的多元想像」研討會 | 台北 | 中研院人社中心 | |
楊尚儒 | 〈以大空間秩序對抗普世帝國主義:Carl Schmitt 筆下的多元 世界格局〉 | 2022.09.30-10.01 | 2022 清華哲學研討會 | 新竹 | 國立清華大學 | |
楊尚儒 | 〈不再具有政治性的現代國家?Max Weber 對於 Carl Schmitt 理論建構之影響〉 | 2020.09.24-25 | 蔡英文教授紀念研討會 | 台北 | 中研院人社中心 | |
楊尚儒 | 〈Carl Schmitt論代議制與直接民主的競合:威瑪實踐經驗所給予的啟示〉 | 2019.4.20 | 2019臺灣法理學會年度學術研討會「威瑪共和與法理學:威瑪憲法100週年的法政哲學」 | 新北市 | 輔仁大學 | |
楊尚儒 | 〈賢能政治才有良善的政治領袖?從韋伯的觀點省思「中國模式」〉 | 2018.11.22-23 | 「中國特色:文化相對主義與中國思潮」學術研討會 | 高雄市 | 國立中山大學 | |
楊尚儒 | 論梁啟超「國民」概念的兩面性:以德國國家學作為背景的考察 | 2017.11 | 2017台灣政治學會年會暨「民主成長與民主赤字:台灣解嚴三十年的省思」國際學術研討會 | 台北 | 國立政治大學 | |
楊尚儒 | 找回公民特質:論Dolf Sternberger『政治的』概念 | 2017.06 | 「改革與公民意識」學術研討會 | 台北 | 中研院人社中心 | |
楊尚儒 | 天下作為帝國秩序:從Schmitt的戰爭概念回應『天下』觀 | 2016.08 | 第二屆「正義、自由與平等¬¬——現代性規範涵蘊」學術研討會 | 台北 | 中研院人社中心 |
作者 | 著作標題 | 出版日期 | 出處 | 作品性質 | 摘要 | 連結 |
楊尚儒 | 韋伯菁英民主論對當代中國的啟示 | 2020 | 《二十一世紀評論》,第197期,頁20-32 | |||
楊尚儒 | 〈中共統治正當性之變動──以「中國政治儒學」為案例的考察〉 | 2019 | 《中共研究》,第53卷第4期,頁61-74 | |||
楊尚儒 | 〈另一種韋伯故事:政治參與方能造就政治成熟〉, | 2016 | 《思想》,第32期,頁317-348 |
計畫主持人 | 計畫名稱 | 補助/委託單位 | 執行期間 | 連結 |
楊尚儒 | 論 Carl Schmitt 的大空間概念:Habermas 及當代中國知識份子的理解與使用 | 2022.08.01-2025.07.31 | ||
楊尚儒 | 晚清中國知識份子對孟德斯鳩政治思想的接收與轉化 | 2020.08.01-2022.07.31 | ||
楊尚儒 | 「國家性」與「政治性」概念:Max Weber對於Carl Schmitt之理論建構的影響 |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所 | 107.08.01-109.07.31 |
獲獎人 | 獎項名稱 | 獲獎時間 | 頒獎單位 | 連結 |
日期 | 篇名/標題 | 媒體出處 | 連結 |